治具模具配件是治具(輔助加工 / 檢測的工具)與模具(成型工具)的核心組成單元,直接決定設備的精度、壽命與生產穩定性,廣泛應用于注塑、沖壓、電子組裝、汽車制造等領域。
?
選型治具模具配件時,需重點關注材質、精度、耐候性、強度四大核心特性,避免因特性不匹配導致配件過早損壞或設備故障:
1. 材質:適配場景需求是核心
不同場景對材質的 “耐磨性、耐溫性、耐腐蝕性” 要求差異極大,錯誤選型會直接縮短配件壽命:
模具高溫場景(如壓鑄模、高溫注塑模):配件需選耐高溫材質 —— 導柱 / 導套選 H13 熱作模具鋼(耐溫≤600℃,硬度 HRC48-52),頂針選 SKD61(耐溫≤550℃,抗疲勞性強);
治具常溫場景(如電子組裝治具):配件可選輕量化、高精度材質 —— 治具基板選 6061-T6 鋁合金(輕量化,平面度高),定位銷選 SUJ2 軸承鋼(精度高,硬度 HRC58-62);
腐蝕場景(如含油污、冷卻液的模具 / 治具):配件需選耐腐蝕材質 —— 緊固件選 304 不銹鋼(防生銹),密封墊圈選氟橡膠(耐油、耐冷卻液腐蝕)。
2. 精度:直接影響產品質量
治具模具配件的精度(尺寸公差、形位公差)決定最終產品的精度,尤其在精密制造場景(如電子元件、汽車精密零件)中,精度要求極高:
模具成型配件(如鑲針、頂針):尺寸公差需達到 IT5-IT6 級(如直徑 φ5mm 的鑲針,公差 ±0.005mm),形位公差(同軸度、直線度)≤0.003mm/m,避免產品成型尺寸偏差;
治具定位配件(如圓柱銷、定位傳感器):尺寸公差需達到 IT4-IT5 級(如 φ3mm 的定位銷,公差 ±0.003mm),確保產品定位偏差≤0.01mm,滿足精密加工(如 PCB 焊接)需求;
通用配件(如緊固件):常規場景選 IT8 級公差即可,精密場景(如模具鑲件固定)需選 IT7 級,避免螺絲松動導致配件位移。
3. 耐候性:適應車間環境
車間環境(高溫、油污、濕度)會影響配件壽命,需針對性選擇耐候性強的配件:
高溫環境(如模具型腔附近):配件需耐溫≥200℃(如模具彈簧選矩形彈簧,耐溫≤300℃,優于普通圓柱彈簧的 150℃);
油污環境(如沖壓車間、機床車間):配件需耐油 —— 潤滑脂選鋰基潤滑脂(耐油、抗水),彈性體選聚氨酯(耐油,避免溶脹);
潮濕環境(如南方車間、清洗治具):配件需防銹 —— 定位銷選表面鍍鉻(防銹),緊固件選熱鍍鋅或 304 不銹鋼。
4. 強度:避免受力變形或斷裂
配件需承受的載荷(如模具頂出時的壓力、治具夾緊時的拉力)決定其強度要求,需通過 “硬度、抗拉強度” 參數判斷:
受力配件(如模具頂管、治具快速夾):硬度需≥HRC45(如頂管選 SKD61,硬度 HRC48-52),抗拉強度≥1200MPa,避免受力變形;
非受力配件(如治具橡膠墊、檢測探針):強度要求較低,但需具備一定彈性(如探針選鈹銅,彈性好,導電性能強)。